分享缩略图

分享到:
链接已复制

首页

首页 > 世遗泉州 > 区县 > 惠安县 >

砰!砰!什么声音穿越千年至今在惠安回响?

06-08

来源:今日头条

 1次浏览

分享到:
链接已复制
调整:

图为高高低低的石制雕像矗立在石雕厂中。李南轩摄

人声鼎沸的街头,

高高低低的石制佛像

正准备送往世界各地;

大大小小的石雕店前,

孔夫子、贝多芬、鲁迅等

中外名人穿越时空来相聚……

在福建省泉州市惠安县,

这样魔幻又超现实的场景频频映入眼帘。

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(惠安石雕)省级代表性传承人刘国文在雕刻作品《大地之歌》。李南轩摄

惠安石雕工匠们的作品和技艺已在海内外广为传扬。泉州洛阳桥、南京雨花台纪念馆石雕等均是惠安石雕工匠的杰作;美国华盛顿国家广场的马丁·路德·金雕像、马来西亚马六甲海峡的郑和雕像,东南亚各国的建筑、佛像、碑刻,也闪烁着惠安石雕的艺术光辉。

图为泉州市工艺美术大师蔡卓宏的作品《十二生肖——守护》在工作室展出。李南轩摄

2006年6月,惠安石雕入选中国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。目前,惠安县有惠安石雕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67名,惠安所产的石雕占全国的30%以上,更是远销日本、韩国、东南亚、中东、欧美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。

图为刘国文在打磨石雕。李南轩摄

图为刘国文在小心翼翼地打磨石雕细节。李南轩摄

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惠安石雕的省级代表性传承人刘国文,这样形容自己研习了近40年的石雕技艺,“历史悠久,包罗万象,精雕细琢,万众一心”。

图为泉州市工艺美术大师蔡卓宏左手持錾,右手握锤,坚硬的石头在他的手中长出了线条、形成了空间、被赋予了神韵。李南轩摄

在惠安县豪翔石业的石雕工坊中,

锤击石块的声音不绝于耳,

石屑飞舞间工匠们手中的作品逐渐成形。

刘国文手持工具,对自己的作品修改着,“因为惠安石雕的丰富内涵体现在其创作手法上,在惠安石雕技艺体系中,多种雕法并存,如圆雕、浮雕、影雕等等”。

一件完整的石雕作品需要多种技巧搭配,刘国文早已融会贯通。“惠安石雕品种繁多、用途广泛、工艺精湛,形成了精雕细琢、纤巧灵动的雕刻风格,并与建筑艺术相伴同在,生息共存。”

图为刘国文拿着石雕仔细观察。李南轩摄

在刘国文看来,惠安石雕能够从单纯的手工技艺上升为一种独具特色的石文化,正是因为当地人的群体智慧和无限创造力。

惠安石雕小者精微细巧,一人即可完成,可托于掌中玩赏;大者雄伟壮观,需上百人共同创作数月,装配时还得用起重设备。而在没有机器助力的年代,石雕的生产和吊装需要无数工匠的努力和付出。

图为刘国文在运用影雕技术制作石雕作品。李南轩摄

图为刘国文在创作影雕作品。李南轩摄

图为刘国文的作品《弹指挥间》在惠安雕艺博物馆展出。李南轩摄

“惠安石雕蕴藏着坚韧不拔、勇于挑战、众志成城的精神内核,由一代又一代惠安工匠历经千年积淀而成。传承是我们肩负的使命,石头在,惠安工匠就在。”听着师父刘国文的教导,“80后”泉州市工艺美术大师蔡卓宏也是这样做的。

图为蔡卓宏在石料堆中审石。李南轩摄

图为蔡卓宏使用角磨机打磨石雕。李南轩摄

图为蔡卓宏在为石像清灰。李南轩摄

图为蔡卓宏在吊装石像。李南轩摄

图为蔡卓宏在吊装石像。李南轩摄

电商、直播、短视频平台……

惠安老师傅们不熟悉的网络平台

成了蔡卓宏的新“赛道”。

在他的工作室内,

几乎每天都有直播,

向世界展示惠安石雕的技艺与精美。

图为蔡卓宏的工作室内,主播在展示惠安石雕的技艺与精美。李南轩摄

来自陕西的“00后”曹中正,正是在短视频平台上的“惊鸿一瞥”,而不远万里来到惠安,师从蔡卓宏,立志成为一名石雕匠人。

“刚刚开始做石雕比较生疏,手指也经常受伤,但当石头可以按照我的想法成为一件作品时,真的很有成就感。”曹中正已参加过全国轻工行业职业技能比赛,获得三等奖。“我希望自己有朝一日能够成为像师父那样的工匠,参与一些大型建筑的石雕创作。”

图为刘国文(中)手拿工具为年轻的匠人们做着示范。李南轩摄

在石雕工坊中,刘国文手拿工具为年轻匠人做着示范,身边是蔡卓宏和曹中正。正是师带徒,让惠安石雕的技艺千年传承不止步。

图为惠安女在石雕厂内忙碌着。李南轩摄

漫步中国现存最早的跨海梁式石桥

泉州洛阳桥,

细看留存至今的千年石雕,

犹可见宋代惠安工匠

一凿一雕间注入石头的巧妙心思。

那一声声沉闷的雕凿声,

至今仍在惠安的石雕工坊中回响

【作者/编辑:中国新闻网】
返回顶部
底部
首页 |

地址: 福建省泉州市安溪县

邮箱: rq8595@163.com

版权所有 © 刺桐声

Copyright © 101818.cn All Rights Reserved

ICP备案:  闽ICP备2022011823号-2    

闽公网安备35052402000357